
《滲透》花蓮青年藝術培力展
展覽地點|好地下藝術空間(花蓮市節約街37號B1)
展覽時間|2020/9/27-2020/10/26 每週五六日一 12:00-20:00
展出藝術家|汪思廷、楊志雅、葉筑菀、鍾麗萍
粉專資訊|好地下藝術空間
-
一段時間沒有好好看展了,這次非常感謝藝術家「葉筑菀」(葉大白)的邀請,在花蓮市區的「好地下藝術空間」,9/27起有一場特別的《滲透》花蓮青年創作展正開始。
我和大白的緣份也很特別,始於2019年,和不同夥伴們一起執行臺東文化處專書《藝聚‧人匯》-縱谷篇時,因採訪進而認識的年輕藝術家。當時就對於她自身獨居關山,專注投入在旅行、藝術教育紮根與創作三個面向的資歷驚艷不已!當然,這次也很開心,再看見她煥然一新的新作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桔籽樹-港口文創店
地址|花蓮市港口路10第一間
電話|0960-030303
粉專|桔籽樹-港口文創店
※平日DIY歡迎事先來電預約,週末假日歡迎現場報名!

花蓮港一直是一個我平常不會特別去的地方,除非是涼爽的夏天晚餐飯後,有閒情意致才會到景觀橋一帶悠閒散步。後來因為參加一場公司辦理的手作體驗,才發現碩大的花蓮港邊舊倉庫,有一處寬闊又有趣的體驗空間-「桔籽樹」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從高中編輯社開始接觸訪談,至就讀碩士期間,開始萌生了採訪家族老人家的想法;早期曾嘗試採訪了外婆幾次,也曾經查詢了蘇澳鎮誌,都沒能找到東澳的發展如何開始。沒想到2019年12月,因為叔公來探訪臥床的外公,隨機探問之下,才記錄到東澳小漁村的發展故事,未來希望能持續滾動,即便如撿拾碎片班拼湊,盼能紀錄小漁村來不及追尋的過去。
-
受訪人:黃榮發
整理改寫/照片:張楷庭

↑沒落的東澳村,左側是外曾祖父母的祖厝。
日治時期,日本人看中東澳地區的林木資源,在東澳當地挑選好的木材從東澳灣直接船運回日本。在那個年代,東澳灣沿海尚無人居住,連目前東岳部落的泰雅族人也未遷居至現址,而是住在現今約東大興石礦(待查證)一代的部落。當年9歲的外曾祖母-「黃李阿純」隨著父親從羅東來到東澳灣,一邊幫忙看牛,父親則幫忙以牛車,運送從山邊砍下來的木材接駁到海邊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玉里國小百年回顧展
展覽時間|2020/3/14-4/12
上午8:30-11:30;下午14:00-17:00(週一休館)
展覽地點|玉里客家生活館(玉里鎮仁愛路8巷10號)
在地粉專|愛上璞石閣
校友系列活動請見文末補充喔!
-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遍尋。不著》|118尋路計劃展
臉書|【遍尋。不著─無用之用,最是有用】118尋路計劃駐村創作展
展期|2020-3-1~8-31
地點|緩慢尋路‧石梯灣118民宿
(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118號 ,於台11線64.5公里處請留意路邊118招牌)
直接入住完整體驗,線上訂房|https://reurl.cc/bXvxr
非房客請來電預約參觀|0976-900539
參觀時段|09:00-12:00,13:00-18:00
-
幾波寒流之後,陽光和雨水交替出現,種種符碼訴說著春天蒞臨的信息。這是一場和春陽般令人感覺無比舒適的展覽,坐落於僻靜的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裡。謝謝藝術家-林淑鈴的邀請,讓我得以在晴朗透風的週五下午欣賞這麼美麗的空間與作品。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玩轉宜蘭遊程資訊
官網| http://playilan.com/index.php
粉專|玩轉宜蘭
體驗店家資訊
飛魚食染|宜蘭縣冬山鄉冬山路186號1樓(舊市場內) 039-595020
正福茶園|宜蘭縣冬山鄉丸山村2鄰溪心一路39號 039-583362
-
很喜歡既有目標又帶點隨興的旅行,而近日則嘗試了一趟完成遊戲任務,同時享受旅程間意外驚喜的趣味遊程。「玩轉宜蘭」官網上推出的「跟著扭蛋去旅行」活動,推薦了兩天一夜的宜蘭老屋店家體驗遊程方案,只要在宜蘭境內搭乘區間火車+徒步(or自行車)的模式,就能探索八間散佈在宜蘭市、冬山及中興文創園區的店家。這篇在冬山的美味賞析旅程,推薦給喜愛品茗嘗鮮的饕客旅人們參考!
第二回體驗任務來到宜蘭冬山。走出冬山火車站後步行不到5分鐘,就可抵達冬山老街上的傳統市場。冬山傳統市場外觀與其他傳統市場無異,但走入市場內,有家氛圍截然不同的新式甜品店,很快被攫住目光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玩轉宜蘭遊程資訊
官網| http://playilan.com/index.php
粉專|玩轉宜蘭
體驗店家資訊
行口文旅|宜蘭市康樂路14號 039-363610
鳴草咖啡|宜蘭市碧霞街20-1號 039-356201
-
很喜歡既有目標又帶點隨興的旅行,而近日則嘗試了一趟完成遊戲任務,同時享受旅程間意外驚喜的趣味遊程。「玩轉宜蘭」官網上推出的「跟著扭蛋去旅行」活動,推薦了兩天一夜的宜蘭老屋店家體驗遊程方案,只要在宜蘭境內搭乘區間火車+徒步(or自行車)的模式,就能探索八間散佈在宜蘭市、冬山及中興文創園區的店家。這篇在宜蘭舊城的半日體驗旅程,十分推薦給熱愛動手實作、喜歡吸收新知的旅人們!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官 方 粉 專
阿米斯音樂節 Amis Music Festival
第五屆阿米斯音樂節,11/23、11/24既盛大又感動地落幕了!過去四屆都在都蘭部落內的都蘭國中辦理,今年首次移師到位於濱海的海階地,同時也是部落傳統領域「都蘭鼻」辦理。連續參與了好幾屆阿米斯音樂節,每年都會被這個以音樂盛宴的形式,串聯臺灣原住民文化與凝聚部落情感的精神而感動。「阿米斯音樂節」用柔性溫和卻巨大、堅定的力量,展現原住民文化的深厚精彩,也傾力陳述臺灣原住民面臨的各類公共議題。

今年我以台鐵+客運的模式前往「遠的要命的都蘭國」,以「都蘭國」來形容一趟長距離跋涉後抵達的國度,似乎一點也無違和;加上原本預計搭乘的會場接駁車很快就滿座,只好再轉乘鼎東客運一路搖晃前往。抵達都蘭部落後,有別於過往要穿越濱海地區的墳墓小徑才能到都蘭鼻,今年部落特地請不少幫手,在都蘭鼻理出一大片草地和新路徑來;即便過去造訪都蘭不下數次,這回的入場路徑,對我而言也是全然陌生的新道路。

兩天活動,讓民眾一次體驗兩種東海岸的氣候感受。活動第一天,老天爺十足給力,大約提供了三顆太陽那麼多的熱量,從台11公路入口走到驗票口約10-15分鐘腳程,但臉上的妝差不多也土石流流光光了XD。
按照往例,出示票券後會獲得入場手環,每回入場均憑手環才得以入場。入場後工作人員會發給每個與會者音樂節活動資訊摺頁,在完全沒有事前節目表的兩天音樂會場,就準備盡情體驗吧!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9年宜蘭很有事主題活動「好食市集」,以「冬山文創聚落」為主題,串連在地特色商家,推出文化體驗類的深度旅行模式。在為期兩天的精彩市集活動中,除了不間斷的美食、文創市集外,連兩日的在地文化導覽、親子大地遊戲、親子美學課程,以及4場不同主題的DIY體驗活動、音樂演出也是特色賣點,深度參與市集的朋友也能從所有系列活動中,認識冬山的人文產業樣貌。
#包一卷宜蘭好味
首先登場的「包一卷宜蘭好味」,帶大家體驗的是宜蘭礁溪「音樂米Music Rice」返鄉青農:少年阿公「方子維」,穿著農村阿公的汗衫,他生動活潑地帶大家回顧「米」能製作的各種加工品外,也帶大家回憶宜蘭在地經典的小吃-「花生捲+冰淇淋」,然後引出今日的體驗主題-用潤餅皮包「米飯捲」。

為什麼「花生捲+冰淇淋」使用的潤餅皮可以包飯呢?在宜蘭,潤餅皮除了可以做有名的花生捲+冰淇淋小吃外,也可以包冬粉、碎肉和韭菜等食材後下鍋油炸成為「春捲」;清明節期間大家常吃的潤餅捲,更讓餅皮內裝的餡料更加多元豐富。不過對忙碌的老闆來說,忙起來時沒能好好吃飯,有什麼食材就通通包進潤餅皮裡吃吧!
米飯捲材料好簡單,有潤餅皮、紫米飯和海苔,一旁還有肉鬆和經典香菜,可以依照個人口味來酌量添加。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在蘇澳邊陲地帶的東澳村,近年因為粉鳥林秘境而聲名大噪。童年大部分時光在東澳渡過,於我而言,東澳就是可愛的外婆家,是擁有家族共同記憶與美好年節回憶的地方。過去每次家族聚會中長輩們提到的往事,總是只跟著聽、跟著笑;直到現在才意識到要把握機會,只要外婆一開口,就立即將手機錄音筆打開,將珍貴的過往生活故事記錄下來。

走出火車站,前往海邊方向,經過社區活動中心,就是外婆家了。
猶記得童年一齣在臺灣播放的日本連續劇-《阿信》,讓很多出生於日治時期輩份的阿嬤們頻頻拭淚,外婆也不例外。前年調閱了阿母這端的日治時期戶籍,今年初五也藉機錄下外婆和大家聊往事的對話紀錄。外婆從童年到嫁做人婦,故事脈絡中出現了3位故事鮮明的女性形象,讓我印象特別深刻,她們分別是:外婆的母親-「陳許汁」、外婆同母異父的大姊(名不詳),以及外公的母親-「黃李阿純」。而故事的中心主軸,還得由現今高齡79歲的外婆開始,串起整個老東澳故事的軸線,過程中許多生動的老台語,實在很難用國字表現,所以用國台語慣用字來書寫呈現。

80年前,農村社會普遍貧窮,除了「哪裡好賺吃,就往哪裡去」的島內移動現象外,對於當年沒有完善避孕措施,生了又養不起的家庭來說,「送養孩子」仍是當年十分普遍的現象。對當時的母親而言,孩子留在身邊養不起、送養又怕被人虐待的各種內心糾結與痛苦,在我現在可為人母的年紀進行同理,根本是一件痛徹心扉的事。
根據日治時期的戶政記錄,外婆的生母-「陳許汁」和外婆的養父-「邱阿竹」,都居住在原宜蘭廳清水堡北成庄(今羅東北成里)一帶。外婆的生母-「陳許汁」與元配丈夫原育有二女一男,在丈夫因病離世後,為生活帶著孩子再改嫁,並生下外婆和兩個舅公。在那個生活窮困、營養不良,卻又重視傳宗接代等許多奇特傳統思想的年代,人世間各種光怪陸離的家庭組合與悲壯情義,都是一頁頁如電影般的情節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Wata》|【繩話】陳錦江個展
‧展期:2019.4.3-2019.5.12 11:00-19:00(周一公休)
‧地點:《Wata》(花蓮縣吉安鄉中原路一段190號)
‧創作者粉專:亞銳創意工藝坊
-
很喜歡近幾年來的一股生活美學風潮:許多具有特色的創作和展覽,不受限於藝廊、文化局和特定藝文園區,反而在眾多的獨立書店、特色咖啡館或複合式的人文空間、工作室等就可以看見。這樣的方式無形中拉近我們與藝術的距離,對於許多自認為和「美感」絕緣的人,也能從休閒活動中更親近多元的藝術創作型態。當然,近年花東也有好幾個藝術策展計畫,特意將藝術家與熱鬧的市區街坊合作,讓居民和旅人穿梭鄰里巷弄間時,也能出奇不意與藝術相遇,從藝術創作中,聆聽藝術家想說的話。
而「Wata」過去位於花蓮市熱鬧的市中心,在2018年夏天搬到目前寬敞的現址,這裡以原住民創作為主,集結了許多花東在地優秀創作者的工藝商品。質感出眾,也突破許多傳統藝品的刻板印象。

不論是木作家飾、織品、陶器、圖騰背包等,每件商品都有文化意涵與部落故事,或者蘊含藝術創作者精巧獨特的手藝和創作理念,讓人一看見就會忍不住發出「哇!」的讚嘆聲,這也正是店名wata(阿美族語:哇~)的命名來由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《那些姓葉的》個人圖文創作展,在2019/2/23開始了!這是我人生第一場完全自行策劃的圖文創作展,內容以生活周遭常見的觀葉植物和野地植物為主,搭配我自己在描繪過程間,對植物的生長週期、特性與觀察而創作的文字。除了透過主題創作鼓勵自己重拾畫筆外,另一方面,也為了鍛鍊自己的意志力(沒錯,意志力很需要鍛鍊)。


從2017年10月開始,給自己設下30幅以「葉子」為主的創作目標,最初並沒有太多想法,只希望隨著每一次的作品完成,好提升自己的信心與成就感。隨著作品累積,靈機一動,便決定再給自己一門功課,挑戰自訂計畫辦理展覽。很幸運地,後來主動和Choco Choco手工巧克力店徐老闆接洽後,才知道原來二樓的空間,可以提出申請,是一個支持創作者的基地(老闆本身也有攝影創作喔!)
回想起自己一開始拿著自己寫的簡單計劃書,怯生生地到處詢問的心情,心中最害怕的,居然是別人不喜歡我的創作;同時,在尋覓展場的籌備過程間也才發現,自己在藝術行政與市場面的價格、合作方式都懵懵懂懂;甚或者,自己也沒有足夠的資金預算,想當然爾,一開始覺得自己「好傻好天真」的挫敗感,也在心底徘徊好一陣子。

Choco Choco手工巧克力店的一樓空間,玻璃櫥窗展示著粒粒精巧製作的手工巧克力,也是花蓮第一家手工巧克力店喔。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嬉遊玩藝-【林仲禹】
FB:林仲禹

前往採訪創作者這天,花蓮盛暑的高溫熱氣逼人,從花蓮市前往新城,來到靠山的一座老社區,幽靜的環境裡迎來好幾隻半野放家犬,這是創作者-林仲禹的住所。
溫和寡言的林仲禹,原是道地的台北人與美術系畢業生。畢業後曾長時間在新聞媒體業服務,專畫聳動的新聞案件插畫。日復一日、繁忙倉促的台北城市生活,再也無法讓嚮往自由的靈魂感到踏實與滿足。歷經一小段時間的摸索探詢,轉眼間,林仲禹也已生根定居花蓮好幾個寒暑。與花蓮大山大海長時間在一起,現階段的他追求的是更靠近自己理念的創作,持續放掉過去在學院中的制式框架,與音樂、自然一起,感受最真實自由的自己。

走入創作者的家,在入口玄關處即可看見仲禹的創作。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又要到囉!每年交換禮物的小遊戲不僅讓大家彼此交流,也在這個過程中製造許多趣味美好的回憶。尤其近年朋友們想出各種創意玩法,從規定禮物金額或交換禮物主題,都讓交換禮物的回憶充滿各式歡笑。
今年首場交換禮物,就訂了「資源回收」這個主題XD。左思右想,在家裡翻箱倒櫃,又上網查詢之後,決定用舊襪子製作超級可愛的「雪人紅豆暖暖包」,既符合「資源回收」主題,又兼具實用性。

首先找一雙白襪子即可。這雙放好幾年、幾乎泛黃的白襪子幾乎沒有穿過,就決定是它了!

如果想做大一點的雪人,建議找長襪,如果不想做成雪人造型,也可以參考線上YOUTUBE影片,有許多陽春的暖暖包做法喔!首先將襪子腳掌那端剪下,接著將襪子翻面,將剪下的那端用棉繩紮起來。剪下的那端要先留著,等等要做成雪人的小帽子喔。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與山林一起恬靜自然-【山迷印画室】
FB:山迷印画室
Pinkoi商城:https://www.pinkoi.com/store/atelier3mm
-

眨著水汪汪的靈性大眼,有條不紊地說著自己的創作經歷與想法,她是為花蓮山海與在地各類食材所著迷的年輕創作者-「山迷」。取名「山迷」,除了自身英文名為Sammy外,也直接道出她是著迷於花蓮大自然山林環境,名符其實的”森林系女孩”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皮革空間玩家-【PIX皮革師】
FB:PIX皮革師
商品網站:https://pix888.shopage.org/

位於花蓮市區嶄新的透天樓房內,隱身著一位洋溢著幸福笑容,已是準爸爸的「PIX皮革師」-范范,在2017年底展開了皮革創作的旅程。
緣份始於婚前,從父親那兒獲贈的一款真皮製作的公事包開始;對於首次擁有設計別緻、價格不斐的公事包,他也體驗到真皮高規格的設計質感與使用便利性,整個人也彷彿因為使用了這款皮革公事包而顯得格外優越不凡。正是「高雅、精緻不凡」的氣質,深深吸引著范范投入皮革工藝領域。「PIX皮革師」在皮革世界裡大玩空間創意,將可柔可剛、可染可縫的皮革材質掌玩於精細設計與手感之間,轉化成為童趣、實用與故事兼具的創作商品。

「自己要玩得開心」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揮別暑期蒸騰的熱氣,10月的宜蘭,開始了入秋的雨季,不過,絲絲細雨不減一群關心文化事務的夥伴們參與議事的熱情。10/13、10/14二日,在新開幕不久的「宜蘭人故事館」,一場嚴謹豐厚的討論在此地展開。

上圖:九月剛開幕的宜蘭人故事館,正好也是歷史建築再活化的新例。

在這場活動的視覺海報與DM露出之際,我便被視覺DM上拋出的問題給吸引:
「如何發展文化、活化老屋、又能形成街區經濟,兼顧理想與現實?」、「要打造讓一萬人來一百次的島,那這一萬人是什麼樣貌?如何找到他們?」、「旅人有完整美好的體驗,才會持續造訪,旅人、店家、公部門在這文化體驗循環裡,如何合作共好?」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【IBU 廚房x冬瓜山書店】
地址:宜蘭縣冬山鄉南興路54巷9號
電話:0972-014262
FB:IBU廚房X冬瓜山書店
營業時間:11:00~20:00,週日11:00-17:00,週二、三公休
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Jia flower 傢·花
地址|台中市西屯區弘孝路29號2樓
網路賣場|https://shopee.tw/ajiahsu
營業時間|10:00-18:00,上課與購買皆採預約制
內容|各式花禮、不凋花、乾燥花材販售、花禮訂製、花藝課程教學、空間佈置
粉專|Jia flower 傢·花
-
七夕情人節當天,與朋友們依約來場假期規劃,行經中橫一路抵達台灣西部。傍晚抵達台中時,西部的日頭還熱烈地斜照著,剛籌備完婚宴的友人引領我們來到這間別緻浪漫的「Jia flower 傢·花」花藝店。
店家一樓是韓系服飾店,溫柔婉約的老闆娘(花藝老師)笑瞇瞇地引領我們上二樓。一打開門,便立即被店內無敵浪漫美麗的佈置與眾多繽紛的乾燥花草給吸引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溫暖而快樂-【fröhlich笑咪咪刺繡女孩】
FB:fröhlich笑咪咪刺繡女孩
IG:frohlich_embroidery
-
蓄著短髮,外型高瘦,有著專注聆聽神情的凱茜,是一位年輕的花蓮在地創作者。大學就讀藝術與設計科系的她,在一次修讀金工課程繳交複合媒材的創作作業時,首次嘗試結合刺繡創作;雖然當時只以平針繡法嘗試創作,但也因此開啟了日後長達六年迄今的刺繡創作之路。

「fröhlich」是德文「笑咪咪」的意思,凱茜的刺繡品牌如同本人散發的光彩:溫暖的繡線配色與各式可愛小動物的療癒圖案,不僅饒富童趣、更散播眼中看見的美好世界,讓人發自內心感覺溫暖與快樂!也讓原本的傳統刺繡技藝,有了新時代的年輕創意與發展。
Katy's stor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