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完繪本美術館,繼續驅車匆匆前往其他精采的主題館。
一座主題館內通常就會有好幾件藝術創作。
後來來到的是「Soil Museum」(土的博物館),也是利用一座舊學校打造而成。
(那麼多舊學校,就知道當地出生率與人口老化的比例了...臺灣不也正往這方向走嗎?)
土博物館以「土」的相關系列創作為主,讓藝術家各展身手。
參觀土博物館前,一樣要先到館外讓志工們驗冊子蓋章喔!
博物館入口。
一進入土博物館,我立刻被這個空間的布置嚇到了!
連整個走廊都有佈置耶!「土」的主題意象非常強烈!
這裡的藝術家介紹和展示板都很簡單,僅用A4紙張列印輸出作為說明。
不同的藝術家利用「土」的質感、概念、產業等面向進行延伸和創作,
在博物館內呈現不一樣的創作風格,質樸又有在地性。
在這裡因為看得很趕,無法一一理解每個作品背後想傳達的想法和故事,
因此僅以照片呈現不同藝術家的創作,
不管是哪一種類型,都將「土」與生活產生連結。
這個用不同顏色質地的泥土塑造的牆面,非常美麗!也是我喜歡的繁複風格。
黏土也可以成為包覆的好素材,當編織與泥塑撞擊在一起,
居然也能有如此強大的視覺效果。
離開土博物館以後,來到一間非常古色古香的傳統農家房舍。
這是我第一次看到日本傳統鄉下的老房子~非常非常喜歡!
尖尖的屋頂果然是降雪地區的主要特徵,
但仔細觀察那厚到不行的乾草屋頂,比起東海岸部落裡用傳統工法屋頂堆疊的茅草還要厚上好幾層啊!
這裡也是有限制開放時間的,第二天在美術館外碰見的日本志工女生,
今天下午又換到這裡來服務,被我們認出來。
原來志工也要幫忙統計參訪人次喔!好仔細喔!(但為什麼要一筆一筆用正字呢?)
老屋裡的櫃台販售在地的棚田米。
老屋內的陳設維持過去的樣貌,時間彷彿靜止了,古色古香~
進入參觀彷彿也能想像住在這裡的生活...應該超冷吧~~哈哈!
美麗的老房舍內觀,也陳列有不同的小型創作展示。
不論是新穎的藝術創作還是這樣活生生的古早味老房舍,
真的是非常殺底片呀!!!以參觀速度和作品的數量,應該要住在新潟縣一整年才看得完XD
第三天行程最後,匆忙地趕到台灣藝術家-「幾米」的作品區。
幾米的創作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,
這次大地藝術祭,幾米的作品編號T325,位於「土市」車站前方,
名稱是「KISS&GOOBYE」。
幾米用其一貫的彩繪插畫風格表現,也是有限時間開放內部參觀,
到的時候人員剛好都下班了....(哭)
好可惜我們因為迷路錯過了最後的開館時間,只好在館外瞻仰作品風采。
幾米的作品總是色彩繽紛,富有童趣與耐人尋味的人生意義,深受大人小孩的喜愛。
一旁的土市車站是一個小車站,位於十日町市和越後水澤間。
小小的車站內燈火通明,也展示了大地藝術祭的活動資訊。
眼睛不累,繼續PLAY>>鄉巴佬GO GO-《日本地域新美學產業之旅》PART 5-越後妻有大地藝術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