五十二甲賞鳥區,或說五十二甲溼地,位於五結鄉利澤村、下福村,
是冬山河東側的地段。身為宜蘭的鄉親,我自己很汗顏地承認...
今年我才首次造訪這個宜蘭縣境內重要的濕地。
過去如果想要帶朋友賞鳥,
我都直接到蘭陽溪口以及蘇澳的五尾港水鳥保護區去。
今年春天初次造訪時,便被這裡寧靜、平和的氣質給吸引。
近日得知濕地河岸邊的「穗花棋盤腳」與「風箱樹」美麗綻放,
即便端午時節雨季擾亂,還是抽身到現場去,想親自目睹夏季煙花的風采。
五十二甲溼地周邊盡是水田,Google定位即可沿著鄉道抵達。
春天造訪時,農民正好插秧,許多不知名的水鳥在低地裡漫步、覓食,
可惜實在太遠,也只能站在遠端欣賞牠們從容悠閒的姿態。
沿著溼地周邊鄉野道路彎曲前行,可抵達五十二甲橋,以及五股排水門。
輕薄的小舟停靠在岸邊,這是自早以來,在地居民適應自然環境,
用以生活、運送物資、趕鴨維持產業生計的重要交通工具-「鴨母船」。
自五十二甲橋右側的河岸道路前行,一路的溼地風光便能盡收眼底。
3月春季來訪時,我尚未知覺這裡光禿禿的枝幹原來是珍貴的「穗花棋盤腳」;
沒想到夏季,這裡成為它低調卻奢華的天然展場。
端午節剛過,夏天正式宣告來臨,五十二甲溼地的顏色開始亮麗起來!
春天的矮小秧苗,此刻已轉為一整片金黃稻浪,
空氣中不時傳來陣陣撲鼻的稻香,尚未見到夏季煙花,
心情在此刻也早已繽紛起來。
轉入五十二甲橋下的鄉間小徑,
沿途便可見整排的「穗花棋盤腳」與「風箱樹」。
風箱樹多在靠近河岸一側,高度較低矮,
很明顯就能辨識出與穗花棋盤腳的不同。
沿河岸生長的風箱樹,花期也在端午節前後,
花朵形狀渾圓可愛,像一個潔白的雪球,
所以過去宜蘭的平埔原住民-「葛瑪蘭族」稱它為「珠仔花」(可愛)。
雖然造訪這天,仍是鬱濕難耐的梅雨天,加上不是開花的時間點,
僅能捕捉穗花棋盤腳落地、香消玉殞前的美貌,著實有些可惜!
不過能透過攝影捕捉到它落地艷紅美麗的姿態,也已經令我感到滿足了~
穗花棋盤腳長長的花穗像珠簾,錯落有致地懸垂在每一株樹叢枝幹間,
不論搭配金黃稻景或是河岸風光,都顯得十分浪漫。
穗花棋盤腳花期在6-8月,傍晚約7點起開始開花,
午夜則是綻放的全盛時期,不過到翌日清晨,雄蕊和花瓣便依序掉落,
實在是非常神奇的自然週期規律!(難道有設鬧鐘嗎?)
拾起尚未凋零的花瓣,忍不住被它華麗伸展的姿態給吸引,
想起過去在台東的夏夜,蘭嶼人稱為「魔鬼樹」的另一種「棋盤腳」,
也是在夏夜裡吐露芬芳,清新怡人的香味,到現在都難以忘懷。
而我也有模有樣地,學用大地素材拼貼造景,
用落地尚新鮮的花瓣們,排了一顆粉紅愛心,好少女啊~(跺腳)
沿著河岸前行,一路盡是滿滿的穗花棋盤腳樹~
看見河岸邊的釣叟,我上前搭訕阿伯,探問可以釣何種魚?
阿伯親切地說是吳郭魚,同時也熱心地告訴我,
如果要看花開,得晚上七點再來~儼然是超級在地人了!
後來天空不作美,又淅瀝嘩啦的下起大雨。
雨中也發現先前早已到訪的民眾排列成的心形花瓣,隨著時間慢慢枯萎凋零。
穗花棋盤腳鮮豔華麗之美,的確在夏季拔得頭籌搶盡風采,
不過我也留意到一旁風箱樹精緻、小巧的頭狀花序獨特魅力。
五十二甲溼地目前可說是風箱樹在國內的最大棲地!
開花時,長長伸出的花柱是雌蕊;不過也許是因為已過端午,加上連日大雨,
現場看到的風箱樹花朵大多已開始凋零,裸露出淺綠色的球狀果實。
即將結束花期的風箱樹小花,期待明年遇見它們潔白齊放的時刻!
互為鄰居的穗花棋盤腳和風箱樹,即使互為鄰居,仍要一展高下啊!
初次造訪濕地的朋友,建議可開車或騎車前往,或天晴時騎乘單車漫遊。
若是想要賞鳥,可把握每天春天4月,以及10-12月鳥況最佳的時段。
沿著五股排水圳,至五福橋頭一段,
可看見入口處電線桿上的「穗花棋盤腳」復育區牌示。
賞花本是浪漫的行程,更是大自然提供給我們的珍貴美麗資源,
只可惜這次造訪後難免還是要再次倡議「責任旅遊」的重要性。
春天造訪時,其實已經看到不少釣客和家庭來此地野餐;
這次端午過後再訪,亦看見利澤社區也張貼告示宣導維護環境的重要。
不過令我感覺氣餒的是,美麗的河岸不到十公尺,我已經裝滿一袋垃圾。
多的是隨地棄置的水瓶,甚至還有卡在樹上的飲料瓶!?(WTF?)
唯有自律,美麗的自然風景與觀光活動推展才能永續,
期待這片美景吸引到的,都是有質感的旅人!
本文相關植物專業知識參考:
http://blog.xuite.net/rita5031/blog/25631946#13768285(美代子趴趴照,2009)
https://goo.gl/z8ovwA (五十二甲賞鳥區,東北角風管處網站)